小猫吃什么好?
猫是纯食肉动物,但是与狗一样,它们的饮食需要包括碳水化合物 (如淀粉)、蛋白质(肉类)和脂肪等。 猫咪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与人类相比并不复杂,但若缺乏其中任何一种营养素,都可能会引起疾病。 例如,牛磺酸对猫咪的眼睛和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如果猫咪长期缺乏维生素A,则有可能出现皮肤炎或角膜软化;如果不摄入充足钙质,就可能得佝偻病……作为主人,了解了这些营养知识,就可以更好地通过食物来为猫咪提供必需的营养了。
1.掌握猫咪的营养需求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肿瘤学会(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统计,在猫咪的日常饮食中,需要有70%左右的动物蛋白来源,20%的淀粉来源,5%的植物蛋白和5%的钙磷等矿物质。 猫咪所需的蛋白质来源于肉类,而肉类又可分为动物源性和植物源性两大类。
一般情况下,动物源性肉类含蛋白质达30%,脂肪低于1%,并且氨基酸齐全,是猫咪最佳的蛋白质来源。而有些植物性食物,如豌豆、大豆等,所含蛋白质也可达到30%左右,但是氨基酸组成不完全,属于劣质蛋白质,不能完全满足猫咪成长所需。 为了让猫咪获得全面、充足的营养,建议喂食商品化配合的优质蛋白质食物,比如优质禽肉、鱼肉、鸡蛋等等。
2.确保食物中含有足量的水分 很多人以为猫咪平时吃的干粮含有足够的水分,实际上,干粮中的含水量很低,不能满足猫咪身体的实际需要。在进食干粮的同时,还需要额外补充大量的水。 在猫咪的饮食中,除了主食外,还可以搭配喂一些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帮助补充营养、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不过,由于猫咪有食荤的天性,对于植物纤维比较敏感,因此蔬菜的摄入不宜过量,否则可能会引起呕吐。 对于幼猫来说,可以适当增加奶制品,比如酸奶以获取充足的益生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猫咪吃人吃的零食,以免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