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血管瘤怎么治最好的方法?
血管瘤是发生在真皮层下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发生于新生儿和儿童的皮下组织及肌膜。一般分四种类型:
1、 草莓状血管瘤——又称毛细血管痣;
2、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海绵状痣;
3、 混合型血管瘤——是由两种或以上类型的血管瘤同时存在在一起的;
4、 鲜红斑痣即葡萄酒色斑——又称婴儿红斑或酒窝样痣,属于微静脉畸形的一种,是皮肤表面大小不一的斑块,呈淡红色至紫褐色,不高出皮面,压之部分褪色或消褪。多见于面部(特别是鼻部及下颌部),也可见于躯干部及其他部位。它可由出生时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而形成,也可在婴幼儿期出现而在成年后增长增厚。一般不影响健康。
对于血管瘤的治疗应考虑血管瘤类型、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冷冻治疗、硬化剂注射等。近年来采用高频电针及微创术对血管瘤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幼儿,常发生于头部或肢体的皮肤、皮下组织或深部软组织内,如眼睑、颌面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血管瘤的类型繁多,根据其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将它们分为70多种不同类型。其中,大多数为良性,少部分为恶性,少数有侵袭性。
1、对于较小较薄的血管瘤可采用外用药物进行涂抹治疗,例如喜辽妥药膏,曲安奈德新霉素贴片等,这类药物治疗副作用小,可以较快控制病情发展。但要注意用药部位不能接触衣服、毛巾等刺激物,以免引起刺激症状。
2、如果血管瘤处于发展期则建议到医院检查后进行激光治疗或者微创手术。目前常用的激光治疗设备有二氧化碳激光、铒激光、脉冲染料激光、585nm脉冲染料激光器等数种机器可供选择使用。
3、有些患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可能会自行消退,无需特别处理。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则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恶化导致其他并发症发生,影响正常生活与成长发育。因此家长应注意观察自己孩子身体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得到正确指导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注射硬化剂等,血管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即停止生长,甚至还有缩小的趋势,所以对于生长部位不太突出,不严重影响美观的血管瘤也可以采取观察,暂不给予治疗,但须注意随诊观察,对于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的血管瘤应及早进行治疗。当然,以上仅为常见治疗手段,具体治疗方案还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详细制定。
治疗动物血管瘤的常用方法是以血管内皮细胞毒物或甲醛进行瘤内注射。注射时应尽可能使瘤体内的血管腔充分充盈。对于没有突起于皮肤表面的血管瘤,可先用细针头试探其边线,然后记录,以便术后剃毛时定位。然后再实施瘤体局部常规消毒和浸润麻醉,在肿瘤的边缘处注射2%的利多卡因,直至肿瘤下组织。然后注入0.6mol/L氯化钾和100%甘油的等体积混合液,直到肿瘤被完全注入药液。根据肿瘤的大小,一般用5~30mL。在静止一段时间后,再从同一点退针,同时抽吸,将部分残存的血液抽回,再将初始注射的体积50%的氯化钾和甘油混合液重新注入。手术后,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和止痛剂。10~14天之后重新剃毛检查局部情况。对于没有完全消退的肿瘤,可以再次进行上述治疗。采用该方法治疗27个犬和猫的血管瘤,治疗1-5次,每次治疗间隔10-28天,治疗后随访0.5-5.5年,所有病例均完全消退。对于一些感染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瘤或该方法治疗无效的病例,可采用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可行局部切除或广泛切除。
犬、猫血管瘤多发于皮肤,主要在躯干和头颈部。一般为良性肿瘤,恶性罕见。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有时会发生创伤、出血和感染,常因为美容考虑而治疗。犬、猫血管瘤一般不发生转移,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发生于口腔、足部等难以完全切除的部位,预后较差。临床上对于发生于皮肤且大小适中的血管瘤建议手术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应超出肉眼可见肿瘤边缘5-10mm以上。容易出血的部位(头颈部、足等)发生单发血管瘤,可用纱布加压包扎数日,一般可完全消退。